关于一都漂流的具体特点都是什么?第一个集成电路雏形是什么?

2023-03-02 08:20:03 来源:创视网

一都漂流(关于一都漂流的介绍)

1、大后溪漂流位于福清市一都镇,素有“水上绿宝石,东方第一漂”之美称。

2、大后溪漂道全长6公里,漂流时间3个小时。

3、从起漂点开始,途经龙潭、和尚潭、姜母潭、龟岩潭、水花潭,最后到达与永泰县交界处的观音潭。

4、沿途经过50多个大小弯道,14道叠水激流,19处险滩,8处缓冲区。

5、随艇漂流而下,时而叠水激流,白浪翻滚,时而水流平缓,波澜不兴,既可充分体验到向极限挑战的刺激与豪迈,又可享受到放松自我,与自然相拥的宁静与快意。

6、从起漂点码头驾艇漂流,途经的第一个景点为龙潭,龙潭深3.5米,形状像一条盘旋起伏的海龙,潭的上方巨岩为莲花岩,仰首而望,岩壁上的莲花图形栩栩如生。

7、龙潭下游为和尚潭,和尚潭一带的漂道是整个大后溪漂道中最为曲折的。

8、过去在和尚潭的对面有一个和尚庙,和尚潭因此得名。

9、驾艇漂流在和尚潭附近河道,水声咆哮,水流湍急,跌宕起伏,惊险异常。

10、漂过动感刺激的和尚潭,水流趋慢,水面变缓,在漂道两岸,挺立着两座巨大的岩石,形似乌龟,遥相对望,这便是龟岩潭,当地人说这两只石龟一公一母,隔潭相望。

11、从龟岩潭至水茫潭一带,漂道变宽阔,水流变得平缓,这时可放松紧张心情,任艇随意漂流,悠闲欣赏两岸的茂林修竹、斑斓花草。

12、大后溪的终漂点在观音潭附近,观音潭最深处达9米,传说观音菩萨曾到过此地,所以又名观音潭。

第一个集成电路雏形是

第一个集成电路雏形是由杰克·基尔比于1958年完成的,其中包括一个双极性晶体管,三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。

根据一个芯片上集成的微电子器件的数量,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
小型集成电路(SSI英文全名为Small Scale Integration)逻辑门10个以下或晶体管100个以下。

中型集成电路(MSI英文全名为Medium Scale Integration)逻辑门11~100个或 晶体管101~1k个。

大规模集成电路(LSI英文全名为Large Scale Integration)逻辑门101~1k个或 晶体管1,001~10k个。

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VLSI英文全名为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)逻辑门1,001~10k个或 晶体管10,001~100k个。

极大规模集成电路(ULSI英文全名为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)逻辑门10,001~1M个或 晶体管100,001~10M个。

GLSI(英文全名为Giga Scale Integration)逻辑门1,000,001个以上或晶体管10,000,001个以上。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财富赢家网版权所有  联系邮箱:920 891 263@qq.com

京ICP备2022016840号-48